清楚得記得那個炎炎烈日,第一次見到T同學。這個攜著一臉爽朗笑容的廣東女孩兒,操著一口標準的“廣普”。她閃爍的言辭間流露出對名校的渴望,我被她的熱情包圍并深深感染著。然而隱約間也能感受到T同學的焦慮與不安,最初T同學的GT成績并不理想(T97,GMAT650),對于自己的dream school我們都明白是有些距離的。
#有的放矢之申請目標#
和T同學初步溝通后,我明確了她的申請意向(香港和新加坡)。在選擇申請專業時,我綜合考量了學生日后的創業規劃和目前的學術背景,我建議主力沖刺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商業分析碩士項目。
#知己知彼之背景提升#
如果把留學申請尤其是名校申請看做流程性工作,毋庸置疑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名校申請宛如一場博弈,唯有“知彼”深入挖掘目標院校的錄取要求和擇生偏好,“知己”反觀自身背景和準確定位,尋找提升空間,自我完善兼投其所好,才能增加拿到理想offer的可能性。NUS的商業分析項目要求學生托福100+,GMAT往年錄取學生平均650,因為中國學生比較擅長考試,沖刺該項目的GT成績都比較高,因此我督促T同學抓緊時間復習語言成績,并推薦一些機經和網課。
另外從課程設置和錄取要求上可以推斷該項目更喜歡數學推理能力強,商業運作能力強的申請者,因此我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豐富自己的實習經歷。頭腦風暴中我也著重T同學此方面的背景收集,在深入挖掘中我欣喜地得知學生在校期間有創業經歷,這一點對學生的申請背景無疑是增色添彩的。
#言之有物之文書創作#
言簡意賅詳略得當的優質文書必然需要研精覃思,在深入完善的文書素材挖掘后,我著手于PS和CV的撰寫。梳理思路后,簡歷里學術背景中我列出了成績單中與目標專業關聯較大的優勢科目,加之香港大學的交換項目以及諸多的研究項目,強化學生的學術競爭力;此外課外活動的豐富佐證T同學的領導力和運籌管理能力。
而在PS中我們反復溝通線索思路,最終另辟蹊徑,從NUS的商業分析項目作為切入點,表明申請此項目的原因,直接坦率。PS絕不是CV的贅述,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在PS中非一味強調學術能力,而是在學生創業經歷投入了大量筆墨,借此突出申請者的商業運營和商業分析能力,這恰恰是NUS的商業分析碩士所倚重的職業素養。通過反復polish,最終我們收獲了沉甸甸有辨識度的文書。
#步步為營之時間規劃#
頭腦風暴、規劃方案、背景提升、文書創作,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我們深諳合理的時間規劃對于申請來說是有所裨益的。因此在NUS的申請開放前我們就完成了包括申請材料準備、申請文書定稿等所有前期工作,NUS剛開放申請我們就按部就班地網申、寄送申請材料,與此同時我們也在香港中文大學的商業分析項目第一輪開放時遞交了申請。
在等待過程中,T同學的GT成績均有提升,我們拿到T104/GMAT730的成績后即刻補遞給院校。后續在等待消息過程中,為了增加成功概率,我們一方面補申了NUS的應用經濟學項目,另一方面提前積極準備面試,果然在申請1個月后收到了NUS的面試邀請,因為我們在此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全面細致的面試準備,因此T同學在接下來的面試中胸有成竹。
在等待NUS面試結果的期間,我們收到了港中文商業分析的offer,這讓我們甚為欣喜,迫于港中文交押金的壓力,對NUS結果的等待也焦急起來。就在港中文交押金的前兩天,NUS的商業分析的offer終于下來了,沒想到時隔兩周我們又收到了NUS的應用經濟學offer。這三個厚重的錄取結果是我們共同努力的見證和最好的褒獎。
考慮到商業發展環境和課程設置,最終T同學決定去香港中文大學。目前,該生已繳付押金,等待visa中,我堅信T同學的積極樂觀一定會明媚港中文的同學,明媚自己的求學路,更明媚自己絢爛無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