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對很多人來說是人生規劃中的一步。但真的選了這條路,你就不得不考慮該怎么做才能走得更為順暢。要適應全新的授課模式,加上國外學校注重的是學習方法……或許,“學霸”的這些學習技巧能幫到你。
“學霸”對于許多人來說是精英和正能量代名詞,而“學霸之路”更是遙不可及。環顧周圍的學霸,那可都是學界高手。他們是老師眼中的人才,是同學朋友眼中的智囊,更是父母心中的驕傲與自豪。
學霸有時候像“神”一樣存在。他們成績優異,總能斬獲各種比賽的獎項,生活能力也不弱。即使到了陌生的環境,他們也能迅速適應,將“學霸之路”進行到底。
你會不會也很好奇,他們真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嗎?為什么同樣的事情,學霸可以做得那么好?學霸,是怎么煉成的?
合理規劃學習,掌握好節奏
01 日常學習,不搞突擊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學霸依舊慢條斯理、有序不紊,而部分同學卻要不斷復習甚至通宵惡補考試內容。等到考試結果出來,整個人會很失望,為什么我們熬夜“加班”還是望塵莫及?
觀察所有的學霸,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有固定的學習節奏。他們的成功就在于日常學習,而不是考前突擊。日常學習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相較于一般人的三分鐘熱度,學霸做到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在出國后,只需調整好時差,依然能夠如常投入到學習當中。
02 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
學霸善于將學習融入到日常之中,讓學習和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想不學好都難。
不要等到火燒眉毛了才想起要復習,這樣就有了名義上的“我明明認真復習了,為什么還會考得這么差”。
原因就在于,短時間內復習的知識都是淺層內容,深層知識并未研究透徹進而消化。
尤其是在國外高校,課本內容只是一個引導,真正靠的是思考能力。這就需要在平時的學習當中不斷研究領悟,發揮你神奇的腦洞:這個理論真的是對的嗎,有沒有別的理論實踐可以去拓展?
大量閱讀,拓展知識面
01 閱讀,了解所學領域
在國外,學霸除了依然會常常泡在圖書館、自習室啃書本,開拓思路、提升層次,還要面臨教授用非母語的語言講授全新的知識,既要聽懂還要做好筆記,沒有一定的基礎打底,想想都覺得非常吃力……
課前閱讀,可以幫助你了解所學領域的背景、學者討論和辯論的重點,更為精準地掌握知識。
02 做好筆記,準備思想碰撞
國外講課教授一般會提前給出次日課程內容的講義,并附有相關主題研究閱讀鏈接或者是紙質版、電子版書籍。
閱讀時務必做好筆記,理清思路,否則讀完后會覺得像沒讀一樣。
積極發言,勤能補拙
01 大聲說出你的想法
出國留學,首先要過的就是語言關。語言不通、不敢發言,成為很多留學生的通病。國外的教學模式與中國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在國外更注重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將你的想法大聲說出來,教授和同學才能明白你的思路。
不要擔心自己的口語,也不要因為害怕說錯而沉默,即使錯了,起碼也能代表你有思考的過程,改正思路即可。積極去發言,勇敢表達出你的想法。
02 勤奮真的是一劑良藥
討論會或是課堂上,你的觀點對錯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家一起交流想法,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精華所在。要勤奮,不要懈怠,課前工作要準備充分,課上積極參與到討論當中。一定要相信,天道酬勤是真理。將每天的學習日程規劃安排好之后,認真執行計劃,更要主動去和教授同學交流,就算聊聊天也是好的。
利用好自己的空余時間,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不要出了國只是換個地方宅,這樣就失去了留學的意義。多交一些當地朋友,既能鍛煉口語又可以更好地融入當地,何樂而不為?
當年我成績很差,老師和同學都嘲笑我,說我肯定考不上大學,以后只能去搬磚。我不服氣,暗暗下定決心,起早貪黑,努力學習,成績突飛猛進,終于考上了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后去工地搬磚。我就是要證明給他們看:搬磚是命中注定的,和考不考得上大學沒關系!
開個玩笑,大學不努力以后真的會成為我的磚友,所以騷年們,趁著新學期,約上三五學霸,一起去圖書館學習吧!